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tiān qīng rì bái天清日白 | 犹言光天化日,大白天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,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,人目昭彰,一传出去,不到得轻放过了你。” |
| wéi tiān bèi lǐ违天悖理 | 见“违天逆理”。 | 《明史·王直传》:“今敌肆猖獗,违天悖理,陛下但宜固封疆,申号令,坚壁清野。” |
| tiān yǔ rén guī天与人归 | 旧指帝王受命于天,并得到人民拥护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‘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’曰:‘天与之。’” |
| zhī tiān zhī dì知天知地 | 指知天时,通晓地利。 |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地形》:“知地知天,胜乃可全。” |
| tiān hán dì dòng天寒地冻 | 天气非常寒冷;大地到处结冰。 | 宋 王十朋《南州春色》词:“莫恨东风吹不到,著意挽春回,一任天寒地冻,南枝香动。” |
| tiān huáng guì zhòu天潢贵胄 | 指皇族或其后裔。 | 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第七卷:“天潢贵胄,大臣礼当致敬。” |
| zhē dì gài tiān遮地盖天 | 同“遮天盖地”。 | 李季《五月端阳·打横山》:“大小据点一扫光,红军和赤卫军遮地盖天。” |
| tiān dào huī huī天道恢恢 | 恢恢:宽广的样子。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。 | 《西游补》第八回:“天道恢恢,法律无情。一切掌善司恶刑使,毋得以私犯公,自投罗网。” |
| tiān chóu dì cǎn天愁地惨 | 天地都感到愁苦、凄惨。形容极其悲惨(多用作渲染气氛)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四回:“是夜,天愁地惨,月色无光,孔明奄然归天。” |
|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 | 暴:残害;殄:灭绝;天物: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。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。后指不知爱惜物品;随意毁坏糟蹋。 |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 |
| chuàng tiān hū dì怆天呼地 | 悲痛地呼天喊地。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。同“怆地呼天”。 | 清 禇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九十回:“生逼他出兵进城,以致堕敌人之计中,丧师败绩,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,真可叹真痛恨,怆天呼地而不已也!” |
| zhǐ tiān shè yú指天射鱼 | 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。比喻办事一定落空。 | 汉·刘向《说苑·尊贤》:“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,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。” |
| qí tiān hóng fú齐天洪福 | 称颂人福气大,与天相齐。 | 明·无名氏《献蟠桃》第四折:“众群仙都来祝寿,金銮殿乐奏箫韶,愿圣主齐天洪福,祝延龄万国来朝。” |
| zhèn tiān hàn dì震天撼地 | 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 | 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24回:“这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声浪:‘毛主席万岁!共产党万岁!……” |
| jīng lún tiān xià经纶天下 | 经纶:整理丝缕;天下:国家。治理国家。 | 《周易·屯》:“君子以经纶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,以经纶天下。” |
| bí kǒng liáo tiān鼻孔辽天 |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。形容高傲自大。 | 见“鼻孔撩天”。 |
| fān tiān fù dì翻天覆地 | 覆;翻过来。使天地换了位置。形容变化巨大;彻底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5回:“那时,一屋子人,拉这个,扯那个,正闹得翻天覆地。” |
| jì tiān lì jí继天立极 | 继:继承;天、极:指帝位。继承天子之位。 | 宋·朱熹《<大学章句>序》:“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,使之治而教之,以复其性,此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尧舜,所以继天立极。” |
| chéng tiān zhī hù承天之祜 | 承:蒙受;祜:福。蒙受老天的赐福。 | 《诗经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受天之祜。” |
| tiān hūn dì àn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黄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 唐 韩愈《龙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龙移,雷惊电激雄雌随。” |
| yī fó chū shì,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,二佛升天 | 死去活来之意。出世,生;生天,死。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八卷:“[李清]直等到一佛出世,二佛升天,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。” |
| tiān zhū dì miè天诛地灭 |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。多用作赌咒语。诛:杀死。 | 宋 朱晖《绝倒录》:“不使丁香、木香合,则天诛地灭。” |
| rén jiān tiān táng人间天堂 | 指人世间极美好的地方。 | 曹靖华《凭吊“新处女”》:“山外云山天外天,人间天堂——共产主义乐园呵,到明天一定要实现!” |
| tiān bēng dì jiě天崩地解 | 比喻重大的事变。也形容巨大的声响。同“天崩地坼”。 | 清·黄宗羲《留别海昌同学序》:“天崩地解,落然无与我事。” |
| qù tiān chǐ wǔ去天尺五 | ①谓与宫廷相近。②极言地势之高。 | 宋·黄庭坚《醉蓬莱》词:“尽道黔南,去天尺五。” |
| zhòng kǒu xūn tiān众口熏天 | 指群言可以动天。比喻舆论力量大。 | 《吕氏春秋 离谓》:“毁誉成党,众口熏天。” |
| tiān cháng dì jiǔ天长地久 |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。 |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 |
| chēng tiān zhǔ dì撑天拄地 | 犹言顶天立地。 | 《朱子全书》卷九:“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,教他撑天拄地。” |
| yìng tiān cóng wù应天从物 | 应:接受。适应天命,顺从人心。 | 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朕应天从物,伐罪吊民,一鼓而荡平阳,再举而摧劲敌。” |
| sǐ shēng yǒu mìng,fù guì zài tiān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 |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。 | 《论语 颜渊》:“子夏曰:‘商闻之矣,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’” |
| tiān zhèn dì hài天震地骇 | 震:震动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有时形容事件、场面令人惊骇。 | 《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》裴松之注:“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,大行皇帝崩,呜呼哀哉!于时天震地骇。” |
| shì tiān zhǐ rì誓天指日 | 对着天、日发誓。 | 明·方孝孺《正俗》:“而其臣抱君之遗孤,奔走海岛,誓天指日,拥立为帝。” |
| sù miàn cháo tiān素面朝天 | 天:是指皇上。不施脂粉而朝见皇帝。现在多指女人既美貌又自信,不需要化妆就敢出头露面。 | 宋 乐史 《杨太真外传》卷上:“(唐玄宗)封大姨为 韩国夫人 ,三姨为 虢国夫人 ,八姨为 秦国夫人 。同日拜命,皆月给钱十万,为脂粉之资。然 虢国 不施粧粉,自衒美艷,常素面朝天。” |
| tiān zhēn làn màn天真烂熳 | 见“天真烂漫”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李八缸》:“月生又天真烂熳,不较锱铢。” |
| zhēn mìng tiān zǐ真命天子 | 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。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四卷:“先生二十五六年前,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。” |
| rén bù wèi jǐ,tiān zhū dì miè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 | 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,就会为天地所不容。 | 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:“这种人的脑筋,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,他相信这样的话:‘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’……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,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。” |
| tiān xuán dì zhuàn天旋地转 | 指天地转动。比喻时事变迁。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。 | 唐 元稹《望云雅马歌》:“天旋地转日再中,天子却坐明光宫。” |
|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ù天机不可泄露 |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,而事先却不能泄露。也指涉及机密的事,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。同“天机不可泄漏”。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七回:“那时老先生尚不曾高发,天机不可泄露,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。” |
| áng tóu tiān wài昂头天外 | 昂:抬起。抬起头望着天边。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。 | 鲁迅《书信集 致萧军、萧红》:“他们昂头天外,评论之后,不知那里去了。” |
| màn shān biàn dì漫天遍地 | 满山遍野,形容众多而密集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8回:“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,其势浩大,漫天遍地而来。” |
|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天有不测风云 |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。 | 元 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折: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” |
| tóng chòu xūn tiān铜臭熏天 | 铜臭:铜钱的气味。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。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。也指贿赂公行,败坏风气。 | |
| sān shí sān tiān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 《胜鬘宝窟》卷下:“此言三十三天者,中国言悉怛梨余恶卫陵,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。怛梨,忉利,彼国音不同耳。” |
| lài há ma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| 地面上爬着的癞蛤蟆想吃在天上飞翔的天鹅。比喻痴心妄想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我直恁这般呆!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!” |
| yún jǐn tiān zhāng云锦天章 | 云锦: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。天章:彩云组合成的花纹。比喻文章极为高雅、华美。 | 宋·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诗:“手抉云汉分天章,天孙为织云锦裳。” |
| tiān yá dì jiǎo天涯地角 | 形容极远的地方,或相隔极远。 | 南朝陈·徐陵《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》:“天涯藐藐,地角悠悠了,阴谋诡计 面无由,但以情企。” |
| míng yáng tiān xià名扬天下 | 形容名声极大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8回:“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,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,名扬天下,大将王文德么?” |
| yī huà kāi tiān一画开天 | 相传伏羲画八卦,始于干卦三之第一画,干为天,故谓“一画开天”。 | |
| cǎn wú tiān rì惨无天日 | 犹言暗无天日。 | 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第三章;“以希腊、罗马之文明,而其下级社会之民,被虐待者惨无天日,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,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。” |
| zuò jǐng guān tiān坐井观天 | 坐在井底看天。比喻眼界狭小;见识有限。 |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坐井而观天,曰天小者,非天小也。” |
| wèn tiān mǎi guà问天买卦 | 求问上天以卜吉凶。 | 《刘知远诸宫调·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》:“三娘起对诸亲,奴有愿,问天买卦。” |
|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天下无难事 | 只要有决心去做,世上再困难的事也能办成。 | 宋·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天下无难事,得其人则易于反掌。” |
| háo tiān dòng dì嚎天动地 | 大声哭叫。形容极端悲痛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,嚎天动地,大放悲声。” |
| yī fó chū shì,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 | 死去活来之意。出世,生;生天,死。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三:“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,一齐号哭起来。直哭得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,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。” |
| tiān yá zhǐ chǐ天涯咫尺 | 咫:古代长度单位,周制八寸,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比喻距离很近。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 | 《左传 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”唐 李中《宫词二首》:“门锁帘垂月影斜,翠华咫尺隔天涯。” |
| yī fēi chōng tiān一飞冲天 |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,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 |
| sān xīng zài tiān三星在天 | 指新婚。 | 《诗经·唐风·绸缪》:“绸缪束薪,三星在天。” |
| yī zhù qíng tiān一柱擎天 | 擎:托起。一根柱托住天。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。 | 《唐大诏令集 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》:“卿五山镇地,一柱擎天;气压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 |
| tiān qí dì guài天奇地怪 | 怪:奇异。指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。 |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黄婆》:“此事前所未闻,是知穷荒绝数,天奇地怪,亦何所不有。” |
| sàng tiān hài lǐ丧天害理 | 做事凶狠残忍,全无道德。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七回:“急于做官,所以丧天害理,至于如此。” |
| yí tiān yì rì移天易日 | 易:更换。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。 | 《晋书 齐王冏传》:“赵庶人听任孙秀,移天易日。” |
| yǐn tiān dòng dì殷天动地 | 殷:震动。震天动地,形容声音很大。 |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车骑雷起,殷天动地。” |
| tiān bǎo jiǔ rú天保九如 | 天保: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篇名;九如:该诗中连用了九个“如”字,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。旧时祝寿的话,祝贺福寿绵长。 | 《诗经 小雅 天保》:“天保定尔,以莫不兴……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。如松柏之茂,无不尔或承。” |
| cān tiān èr dì参天贰地 | 见“参天两地”。 | 《史记·卷一百一十七·司马相如列传》第五十七:“拘文牵俗,循诵习传,当世取说云尔哉!必将崇论闳议,创业垂统,为万世规。故驰骛乎兼容并包,而勤思乎参天贰地。” |
| zhōng tiān bào hèn终天抱恨 | 终天:终生;抱:胸怀;抱恨:含恨。终生抱有遗恨。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玦记·自经反魂》:“只怕从前玉玦无凭,真成薄命,也落得个不亏名行,泪盈盈,料此身终天抱恨幽冥。” |
| míng xiǎn tiān xià名显天下 | 形容名声极大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膑以此名显天下,世传其兵法。” |
| cháng jiāng tiān xiǎn长江天险 |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。形容长江地势险要,不可逾越。 | 《新刊大宋宣和遗事》:“南阳密迩中原,易以号召四方;又有长江天险,可以固守。” |
| chái tiān gǎi wù柴天改物 | 指改朝换代。改物,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。 | 《宋书 武帝纪赞》:“至于钟石变声,柴天改物,民已去晋,异于延康之初,功实静乱,又殊感熙之末。” |
| yìng tiān shùn rén应天顺人 | 应:适应,适合。顺应天命,合乎人心。 | 《周易 革》:“汤武革命,顺乎在而应乎人。” |
| shì tiān duàn fā誓天断发 | 断发向天起誓。 | 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:“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哀也。” |
| mí tiān dà huǎng迷天大谎 | 迷:通“弥”。极大的谎话 | 茅盾《子夜》:“她这临时诌起来的谎居然合式,她心里更加有把握了。她决定把这迷天大谎再推进一些。” |
| tiān huá luàn zhuì天华乱坠 | 见“天花乱坠”。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令遵禅师》:“聚徒一千二千,说法如云如雨,讲得天华乱坠,只成个邪说争竞是非。” |
|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|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。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,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。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。亦作“山外有山”、“峰外有峰” | 《敦煌曲 何满子四首》其四:“金河一去路千千,欲到天边更有天。” |
| wú dí yú tiān xià无敌于天下 | 天下都没有对手。形容力量强大无比。 |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无敌于天下者,天吏也。” |
| tiān cháng dì yuǎn天长地远 | 跟天和地存在的久远。形容时间悠久。 | 宋·苏辙《息壤》:“天长地远莽无极,虽有缺壤谁能皗。” |
|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 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‘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’,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,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,……” |
| lìng yǒu dòng tiān另有洞天 | 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。 | |
| fù yǒu tiān xià富有天下 | 有:享有,占有;天下:指全国。充分享有全国的财富。形容帝王最为富有。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夫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是人情所同欲也。” |
| kū tiān hǎn dì哭天喊地 |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。 |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六章:“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,大人都要哭天喊地,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。” |
| màn tiān zā dì漫天匝地 | 铺天盖地。 | 宋·范成大《雪复大作六言》:“遥想漫天匝地,近听穿幔鸣窗。” |
| jí rén tiān xiàng吉人天相 | 吉人:有福气的善人;相:保佑;帮助。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。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。 | 元 无名氏《桃花女》:“你只管依着他去做,吉人天相,到后日我同女孩儿去贺你也。” |
| tiān bù jué rén天不绝人 |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。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。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8回:“也是天不绝人,放他一条活路。” |
| tiān wài fēi lái天外飞来 | 天外:意料不到的地方。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,凭空而来。 | |
| tuī tiān qiǎng dì推天抢地 | 形容乱推乱搡。 | 元·无名氏《神奴儿》第一折:“大嫂你靠这壁,休推天抢地。” |
| yì shǒu zhē tiān一手遮天 | 一只手把天遮住。形容依仗权势;玩弄手段;蒙蔽群众。 | 唐 曹邺《读李斯传》诗:“难将一人手,掩得天下目。” |
| tiān fù liáng yuán天付良缘 | 付:给予。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。也指难得的好机会。同“天假良缘”。 | 《群英类选 〈鲛绡记 鲛绡会合〉》:“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。” |
| 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鸦一般黑 |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,到处都是一样黑暗。 | 鲁迅《致孙伏园》:“前几天也颇有流言,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。哈哈,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。” |
| yī niàn tōng tiān一念通天 | 十分专注的一个心念可以和上天沟通。指心念专一 | 汉·魏伯阳《参同契》:“精勤不退,一念通天。” |
| áng shǒu tiān wài昂首天外 | 抬起头望着天边。形容态度傲慢,或做事脱离实际。 | 清 归庄《王大痴像赞》:“昂其首,睅其目,举觞而望青天者,是为王大痴。” |
|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,zhǐ pà yǒu xīn rén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 | 指只要有志向,有毅力,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9回:“这首不但好,而且新巧有意趣。可知俗语说:‘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’” |
| tóng chòu xūn tiān铜臭薰天 | 铜臭:铜钱的臭味。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。指贿赂公行,风气败坏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席方行》:“金光盖地,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;铜臭薰天,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。” |
| yún yóu tiān xià云游天下 |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7回:“山上有一老僧,法名普静,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;后因云游天下,来到此处。” |
| shàng zhī tiān wén,xià zhī dì lǐ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 | 知:晓得,知道。形容学问渊博,无所不至。 | 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吴国贤臣伍子胥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文经武律,以立其身。” |
| rén dìng shèng tiān人定胜天 | 人力能够战胜自然。 | 宋 刘过《龙川集 襄阳歌》:“人定兮胜天,半壁久无胡日月。” |
| shàng bù zài tiān,xià bù zháo dì上不在天,下不着地 | 指不着边际,没有着落。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只叫他在这上不在天,下不着地的地方,给我结了几间茅屋,我同老母居住。” |
| hǎi kuò tiān kōng海阔天空 | 阔:辽阔。像海一样辽阔;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。指天地宽广无边。原比喻人心胸开阔;无拘无束。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;没有中心。 | 唐 刘氏瑶《暗别离》:“朱弦暗断不见人,风动花枝月中影;青鸾脉脉西飞去,海阔天空不知处。” |
| huān tiān xǐ dì欢天喜地 | 形容非常高兴、快乐。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则见他欢天喜地,谨依来命。” |
| tiān xuán dì gé天悬地隔 | 悬、隔:距离远。比喻相差极大。 | 《南齐书 陆厥传》: “一人之思,迟速天悬;一家之文,工拙壤隔。” |
|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滔滔者天下皆是 | 滔滔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洪水弥漫,遍地都是。比喻社会普遍纷乱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。” |
| yì bó yún tiān义薄云天 | 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。极言义气之盛;也指义理之高妙。 | 《宋书 谢灵运传论》:“屈平、宋玉,导清源于前,贾谊、相如,振芳尘于后,英辞润金石,高义薄云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