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情的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ér nǚ zhī qíng儿女之情 |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。亦作“儿女私情”。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2卷:“孩儿今已离尘奉道,岂复有儿女之情。” |
| ér nǚ sī qíng儿女私情 | 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从未将儿女私情,略萦心上。” |
| shì tài rén qíng世态人情 |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。亦作“世道人情”。 | 元·关汉卿《四块玉·闲适》曲:“南亩耕,东山卧,世态人情经历多。” |
| ē zhì shùn qíng阿旨顺情 | 阿:曲从;旨:圣旨。曲意逢迎。 |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政体》:“比来惟觉阿旨顺情,唯唯苟过,遂无一言谏诤者,岂是道理?” |
| wū niǎo sī qíng乌鸟私情 | 乌鸟:古时传说,小乌能反哺老乌。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。 | 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乌鸟私情,愿乞终养。” |
| gāo qíng hòu ài高情厚爱 | 指深厚的情谊。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7回:“非是小弟深谋远虑,一则承单二哥高情厚爱,不忍轻抛此地,二则小女在单二哥处打扰,颇有内顾萦心。” |
| méi yǎn chuán qíng眉眼传情 | 以眉毛、眼神传送情感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,中心日夜藏之。” |
| rè qíng yáng yì热情洋溢 |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。 | 曹靖华《罗汉岭前吊秋白》:“对全世界来说,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,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!” |
| róu qíng chuō tai柔情绰态 | 柔美的情态。 | 三国·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瑰恣艳逸,仪静体闲,柔情绰态,媚于预言。” |
| xiù cái rén qíng秀才人情 | 旧时秀才多数贫穷,遇有人情往来,无力购买礼物,只得裁纸写信。俗话说:“秀才人情纸半张。”一般表示送的礼过于微薄。 | 清 朱之瑜《答奥村庸礼书》:“外具湖笔、斗方贰种,真乃秀才人情而已。” |
| gāo qíng yuǎn yì高情远意 | 见“高情远致”。 |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西昆体》:“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,至与温庭筠齐名。盖俗学只见其皮肤,其高情远意,皆不识也。” |
| qíng zhī suǒ zhōng情之所钟 | 钟:汇聚,专注。指痴情所向,十分专注。 | 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于情,然则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” |
| yún mèng xián qíng云梦闲情 | 指男女欢会之事。 | 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,其上独有云气……王曰:‘何谓朝云?’玉曰:‘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“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,闻君游高唐,原荐枕席。” |
| qíng wén bìng mào情文并茂 |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。 | 清·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·二汤》:“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《双珠记传奇》,情文并茂。惜尚秘之枕函,余未得而读之。” |
| qíng shēn tán shuǐ情深潭水 | 比喻友情深厚。 | 唐·李白《赠汪伦》诗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 |
| lěng kù wú qíng冷酷无情 | 冷漠苛刻;没有感情。 | 老舍《一封家信》:“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,都是责难他的!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,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,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!” |
| shén qíng huǎng hū神情恍惚 | 神志不清,心神不定。 | 《魏书·侯莫陈悦传》:“悦自杀岳后,神情恍惚,不复如常。” |
| xīn gān qíng yuán心甘情原 | 非常愿意,没有丝毫勉强。 | |
| nán hū wéi qíng难乎为情 | 见“难以为情”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绛妃》:“斯时也,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,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。” |
| jìng qíng zhí suì径情直遂 | 径情:任意、随心;遂:成功地满足心愿。随着自己的意愿;顺利地达到目的;获得成功。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 |
| shēn qíng dǐ lǐ深情底理 | 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内中深情底理,奴才不知道,不敢妄回。” |
| qíng shēn kàng lì情深伉俪 | 伉俪:夫妻,配偶。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。 | 清·张岱《萧邱<谵述>小序》:“汉武之情深伉俪,犹思环佩再见夫人。” |
| qíng tóu yì zuǐ情投意忺 | 同“情投意合”。 | 明·陈铎《锦庭乐·春怨》套曲:“忆王孙,乍交欢,情投意忺,永远效鹣鹣。” |
| yí qíng yuè xìng怡情悦性 | 心情分外愉快欢畅。怡;悦;愉快;高兴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7回:“如今上了年纪,且案牍劳烦,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。” |
| gāo qíng yì xīng高情逸兴 | 清高超逸的情致。 | 《宣和画谱 胡擢》:“尝谓其弟曰:‘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。’其高情逸兴如此。” |
| guān qíng zhǐ báo官情纸薄 | 官场上的人情像纸一样薄。指官场尔虞我诈,人情淡薄。 |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把当时贫交看不在眼里,放不在心上,全无一毫照顾周恤之意,淡淡相看,用不着他一分气力。真叫得‘官情纸薄’。” |
| tōng qíng dá lǐ通情达理 | 对事理认识得透彻、明了。指说话、做事很讲情理。通、达:明白、通晓。通达人情事理。 | 清 天花才子《后西游记》:“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,请坐奉茶。” |
| bù qíng zhī qǐng不情之请 | 不合情理的请求(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)。 |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不情之请,惟君图之。” |
| dié yì yīng qíng蝶意莺情 | 意:心愿,意向;莺:黄鹂。比喻爱恋春色的情意。 | 明·陈霆《渚山堂词话》第三卷:“蝶意莺情留恋处,还在余花剩柳。” |
|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见景生情 |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,也指随机应变。 | 元 宫天挺《七里滩》第四折:“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,不由我见景生情,睹物伤怀。” |
| qíng zhú shì qiān情逐事迁 | 见“情随事迁”。 | 宋·孙惟信《风流子》词:“奈情逐事迁,心随春老,梦和香冷,欢与花残。” |
| táo qíng shì xìng陶情适性 | 陶:喜,快乐;适:舒适,畅快。使心情愉快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不过游戏笔墨,陶情性而已!” |
| shǒu qiū zhī qíng首丘之情 |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 战国楚·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 |
| wú qíng wú xù无情无绪 | 没有心思,苦闷无聊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。” |
| háo qíng zhuàng zhì豪情壮志 | 豪迈的情怀;远大的志向。 | 茅盾《温故以知新》:“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,然而豪情壮志,更见坚强。” |
| yī xiāng qíng yuàn一厢情愿 |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。同“一相情愿”。 | 蒋子龙《乔厂长上任记》:“有人说:‘你这一厢情愿,石敢同意去吗?’” |
| shì qíng rèn yù适情任欲 | 犹言任情纵欲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:“爰逮战国,风宪逾薄,适情任欲,颠倒衣裳,以至破国亡身,不可胜数。” |
| yí qíng lǐ xìng怡情理性 | 陶冶性情。 | 汉·徐幹《中论·治学》:“学也者,所以疏神达思,怡情理性,圣人之上务也。” |
| xīn gān qíng yuàn心甘情愿 | 心里完全愿意;没有一点勉强。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。心甘:乐意。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。” |
| luò huā yǒu yì,liú shuǐ wú qíng落花有意,流水无情 |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,那一方面无意(多指男女恋爱)。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卷五十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》:“落花有意随流水,流水无情恋落花。” |
| zhù jié zhī qíng伫结之情 | 伫:贮积。积于内心的思念之情。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切。 |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七年》:“愿单出一相见,以写伫结之情。” |
| shì dú qíng shēn舐犊情深 |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彪传》:“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” |
| qíng ruò shǒu zú情若手足 | 手足:指兄弟。情谊深厚,如同兄弟一样。 | 《剪灯新话·孙恭人传》:“乃顾视其卒,周其饮食,宽其桎梏,情若手足,卒感激入骨。” |
| qíng suí jìng biàn情随境变 | 情况变了,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。 | 明·袁宏道《叙小修诗》:“曾不知情随境变,字遂情生。” |
| 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深义重 | 指情感深远、恩义厚重。 | 晋 温峤《重与陶侃书》:“且自顷之顾,绸缪往来,情深义重,着于人士之口。” |
| wū niǎo zhī qíng乌鸟之情 | 乌:乌鸦;乌鸟: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。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。 | 三国·魏·文钦《降吴表》:“钦累世受魏恩,乌鸟之情,窃怀愤踊。” |
| mò mò hán qíng脉脉含情 | 脉脉:两眼凝神,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。饱含温情,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。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。 | 明 刘基《尉迟杯 水仙花》:“空将泪滴珠玑,脉脉含情无语。” |
| qíng dòu chū kāi情窦初开 | 指刚刚懂得爱情(多指少女)。 | 清 李渔《蜃中楼 耳卜》: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,就等到如今了。” |
| huái tǔ zhī qíng怀土之情 | 怀:怀念;土:故土,家乡。怀念故乡的情感。 | 汉·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悟戍卒之言,断怀土之情,高四皓之名,割肌肤之爱。” |
| gāo qíng yì tài高情逸态 | 高情:高雅的情致。逸态:安闲的神态。高雅的情致,安逸的神态。 |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·谒鲍述娇》:“资质秾艳,一生未见;高情逸态,事事过人。” |
| qíng yú gǔ ròu情逾骨肉 | 逾:超过;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感情极其深厚。 | 明 汤显祖《寄李季宣》:“弟于兄交虽道义,情逾骨肉、废弃十余年,始得一通问,可谓有人心乎?” |
| sāo qíng fù gǔ骚情赋骨 | 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。 | 清·徐士俊《络冰丝》:“小生沈约字休文……天生就骚情赋骨,随他半幅纸、半点墨,当值千金。” |
| yì wǎng qíng shēn一往情深 |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;十分向往而不能克制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:“桓子野每闻清歌。辄唤奈何!谢公闻之曰:\'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。\'” |
| qíng tóng yáng zuǒ情同羊左 | 交情深厚,愿为对方去死。多指生死之交。 | 南朝·梁·刘峻《广绝交论》:“想惠庄之清尘,庶羊左之徽烈。” |
| nán yǐ wéi qíng难以为情 | 情面上过不去。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前日是并起并坐,今日是‘大人、卑职’,未免叫不出口,难以为情。” |
| rén qíng zhī cháng人情之常 | 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。 | 宋 司马光《应诏论体要》:“凡用一人,必或以为贤,或以为不肖,此固人情之常,自古而然,不足怪也。” |
| liú shuǐ wú qíng流水无情 | 流水一去不复返,毫无情意。比喻时光消逝,无意停留。 | 唐 白居易《过元家履信宅》诗:“落花不语空辞树,流水无情自入池。” |
| shàng qíng xià dá上情下达 |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。 | 《管子·明法》:“下情不上通,谓之塞。” |
| wēn qíng mì yì温情密意 | 谓情意温柔亲密。 | 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:“然而散见零星的翠色,好一似美人的眉飞色舞,已确然见温情密意的‘春之和畅’之先声。” |
| qíng suí shì qiān情随事迁 | 情:心情、感情;迁:变化。情况变了;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。 | 晋 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!” |
| yī xiāng qíng yuán一相情原 | 亦作“一厢情原”。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。 | |
|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见钟情 | 钟:集中;专注。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很深的感情。 | 清 墨浪子《西湖佳话》:“乃蒙郎君一见钟情,故贱妾有感于心。” |
| qū jìn rén qíng曲尽人情 | 曲:委婉。委婉巧妙地刻画人的心思 | 宋·邵雍《观诗吟》:“爱君难得似当时,曲尽人情莫若诗。” |
| jí qíng zòng yù极情纵欲 | 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。 | 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十五年》:“又曰:‘我为天子,极情纵欲,有谏者辄杀之,不过杀数百人,众自定矣。’” |
| dǔ wù xīng qíng睹物兴情 | 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。 |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:“原夫登高之旨,盖睹物兴情,情以物兴,故义必明雅。” |
| bù xún sī qíng不徇私情 | 徇:曲从。不曲从私人交情。指为人公正,秉公处事。 | 王朔《你不是一个俗人》:“我们是好朋友,可是你能不徇私情,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。” |
| bù jìn rén qíng不近人情 | 近:接近。不合乎人的常情。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;不合情理。也作“不近情理”。 | 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 |
| qī qíng liù yù七情六欲 | 泛指人的情欲;七情: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;六欲:生、死、耳、目、口、鼻所生的欲望。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回:“至求仙一事,无非远离红尘,断绝七情六欲,一意静修,自然可入仙道了。” |
| ér nǚ qíng cháng儿女情长 | 儿女:男女。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;难舍难分。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 晋司张华》:“尤恨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。” |
| qíng jiàn yú sè情见于色 |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生甚怒之,情见于色。” |
|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,shì qíng zháo lěng nuǎn人面逐高低,世情着冷暖 | 指世风日下,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。 |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40回:“常言道:‘人面逐高低,世情着冷暖。’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,见老爷死了,你又在难中,谁肯唾手交还?” |
| duō qíng shàn gǎn多情善感 | 感情丰富,容易伤感。 | 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 |
| shēn qíng hòu yì深情厚谊 |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。 | 郭小川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:“这个岛呵,为什么如此高大不凡?只因为:亿万亲人的深情厚谊,在这里流连忘返。” |
| fàng qíng qiū hè放情丘壑 | 谓纵情游山玩水,不以世务为念。丘壑,泛指山水。 | 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放情丘壑,然每游赏,必以妓女从。” |
| qiān lǐ sòng é máo,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 吴强《红日》第15章: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!大家不要客气,吃一点!” |
| 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爱博而情不专 |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 | 唐·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,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,则爱博而情不专。” |
| chù wù shāng qíng触物伤情 | 触:触动,感动。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惟有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,反自触物伤情。” |
| fǎn bǔ zhī qíng反哺之情 | 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,报答恩情。 | 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禽部》:“慈鸟:此鸟初生,母哺六十日,长则反哺六十日,可谓慈孝矣。” |
| jiǎ qíng jiǎ yì假情假意 | 虚假的情意,不是真心实意。 | |
| qíng tóu qì hé情投契合 | 同“情投意合”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两下挑灯对坐,彼此倾心吐胆,各道生平志愿,情投契合,遂为至交。” |
| xīn zhào qíng jiāo心照情交 | 见“心照神交”。 | 南朝·梁·任昉《答陆倕感知己赋》:“心照情交,流言靡惑。” |
| shèng qíng nán què盛情难却 | 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。 |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一卷:“贡郭尔先生的盛情难却,但我们又不需要一个人骑两匹马。” |
| rù lǐ qiē qíng入理切情 | 合乎道理,切合实情。 | 清·恽敬《与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携游屐,是以逸情远兴,苍莽而来,而入理切情之言,反不能畅也。” |
| duì jǐng shāng qíng对景伤情 | 对景:对着眼前的景物。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,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,引起伤感。 | 元 无名氏《集贤宾 逍遥乐》散曲:“我从来眼硬,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。” |
| qíng zhēn yì qiē情真意切 | 谓情意十分真切。 | 清·吴乔《答万季埜诗问》:“六朝体宽无粘,韵得叶用,粘缀但情真意切,得句即佳。故‘城上草’一篇,止十三字,而意味无穷。” |
| qíng shēn gǔ ròu情深骨肉 | 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。亦作“情逾骨肉”、“情愈骨肉”。 | 《周书·于谨传》:“夙蒙丞相殊眷,情深骨肉。今日之事,必以死争之。” |
| gāo qíng yuǎn yùn高情远韵 | 见“高情远致”。 | 明·宋濂《答张秀才认诗书》:“独陶元亮天分之高……直超建安而上之,高情远韵,殆犹大羹充铏,不假盐醯而至味自存者也。” |
| qíng xiàn lì qū情见力屈 | 情:真实情况;见:通“现”,暴露。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。 | 《汉书 韩信传》:“今足下举倦敝之兵,顿之燕坚城之下,情见力屈,欲战不拔,旷日持久,粮食单竭。” |
|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谊合 | 同“情投意合”。 | 清·徐大椿《洄溪道情·祭顾碧筠》:“我天生顽鲁,狂放粗豪。性别形殊,一冰一炭,情投谊合,如漆如胶。” |
| wèi qíng shèng wú慰情胜无 | 作为自我宽慰的话。 | |
| dǔ jǐng shāng qíng睹景伤情 | 睹:看到。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。 | 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惊梦》:“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。偶到后花园中,百花开遍,睹景伤情,没兴而归。” |
| qíng qī yì qiē情凄意切 | 谓心境十分悲伤。 | 明·康海《王兰卿》第二折:“他那里肉跳心惊,你这里情凄意切。” |
| jiǎo qíng zhèn wù矫情镇物 | 比喻故作镇静,使人无法猜度。 | 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既罢,还内,过户限,心喜甚,不觉屐齿之折。其矫情镇物如此。” |
| huàn nàn jiàn zhēn qíng患难见真情 |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。 | 邓小平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》:“中国有句古话,叫做患难见真情。” |
| qíng tóng gǔ ròu情同骨肉 |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。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7回:“我与公覆,情同骨肉,径来为献密书,未知丞相肯容纳否?” |
| mào shì qíng fēi貌是情非 |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。比喻表里不一。 | 《与僧正教》:“信可谓心与事背,貌是情非。” |
| kuàng xìng yí qíng旷性怡情 | 旷:开朗;怡:安适愉悦。心情开朗,精神愉快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贾妃挨次看姊妹们的题咏,写道是:旷性怡情。” |
| yún qíng yǔ yì云情雨意 | ①云和雨的状态。②指男女欢会之情。 | 宋·袁去华《浣溪沙》词:“一夕高唐梦里狂,云情雨意两茫茫。袖间依约去年香。” |
| háo qíng yì zhì豪情逸致 | 豪情:指兴奋豪放的感情;逸致:悠闲脱俗的情趣。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。 | 清·梁章钜《楹联丛话·三话·上·戏楼旧联》:“记得丁歌甲舞,曾醉昆仑,豪情逸致,飘飘若仙。” |
|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,tú yǒu xiàn yú qíng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|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 | 唐·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诗:“欲济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” |